以下為您提供關于小古文斷句的一些筆記要點:
1. 標出名詞和代詞:文言文中,名詞(如人名、地名、官名、族名、器物名、動物名、植物名、時間等)和代詞(如“吾、余、予”表示“我”,“爾、汝、公、卿、君、若”表示“你”,“彼、此、其、之”等)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,在它們的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。
2. 借助動詞:主謂結構在文言句式中居多,但常有省略主語的情況,而動詞則充當句子的謂語,構成句子的核心。我們可以借助動詞與前后詞語之間的關系進行推斷斷句。
3. 找出虛詞:
- 句首發語詞,如“夫、蓋、至若、若夫”等,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,在它們前面一般要斷開。
- 復句中的關聯詞,如“雖、縱、向使、茍、故、是故、則、然則、或、況、而況、且”等,在它們前面一般要斷開。
- 句尾詞,如“也、矣、焉、耳”等常用于陳述句末尾,“耶、與(歟)、邪(耶)”等常用于疑問句末尾,“哉、夫”等常用于感嘆句末尾,在它們后面一般要斷開。
- 表示疑問的詞,如“何、安、易、奚、盍、焉、孰、孰與、何如、奈何”等,這些詞出現,一般可構成疑問句,聯系上下文意可斷句。
需注意,“而”表轉折并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而完整的句子時,“而”字前面要斷開。
等待電視劇的同時,也可以閱讀本站的相關的精彩內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