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庸小說的研究可以從多個方面展開。
在本體觀方面,金庸認為武俠小說與其他文學形式平等,無高低、優劣、雅俗之分。其形式傳統化、功能娛樂化、本質情感化。
創作觀上,金庸以人物為核心,注重塑造人物性格,情節跌宕起伏且與人物性格相適應,設定歷史背景以增強真實感,武功源于想象以增添神奇性,并力求不斷創新。
鑒賞觀方面,不以類型論成敗,而是以娛樂性、情感性、人物塑造、人生思考以及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為評價標準。
從作品特點來看,金庸小說具有“真實性”,善于結合真實的歷史背景,提取真實的歷史人物為故事情節服務,讓虛構的內容給人真實可信的感覺。例如在
《越女劍》
中,以春秋時期為背景,融入范蠡、西施等歷史人物,對“西子捧心”的典故給出了獨特的詮釋。
在其作品中,也有諸多富含哲理的語句,如“那都是很好很好的,我卻偏偏不喜歡。”(
《白馬嘯西風》
)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情深 ;恨不知所終,一笑而泯。”(
《笑傲江湖》
)等。
此外,關于金庸小說的巔峰之作,不同讀者和作者本人有不同看法。金庸本人比較喜歡
《神雕俠侶》
《倚天屠龍記》
《飛狐外傳》
《笑傲江湖》
,而普通民眾似乎更偏愛
《鹿鼎記》
或
《天龍八部》
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