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頌·載芟》
譯文:
又除草來又砍樹,田頭翻耕松土壤。千對農人在耕地,洼地坡田都前往。家主帶著長子來,子弟晚輩也到場,有壯漢也有雇工,地頭吃飯聲音響。婦女溫柔又嬌媚,小伙子們真強壯。耜的尖刃多鋒利,南面那田先耕上。播撒百谷的種子,顆粒飽滿生機旺。小芽紛紛拱出土,長出苗兒好漂亮。禾苗越長越茂盛,谷穗下垂長又長。收獲谷物真是多,露天堆滿打谷場,成萬成億難計量。釀造清酒與甜酒,進獻先祖先妣嘗,完成百禮供祭飧。祭獻食品噴噴香,是我邦家有榮光。獻祭椒酒香噴噴,祝福老人常安康。不是現在才這樣,不是今年才這樣,萬古都有這景象。
注釋:
載芟(shān)載柞(zuò):芟,割除雜草;柞,砍除樹木。載……載……,連詞,又……又……
澤澤:通“釋釋”,土解。
千耦:耦,二人并耕;千,概數,言其多。
耘:除田間雜草。
徂(cú):往。
隰(xí):低濕地。
畛(zhěn):高坡田。
侯:語助詞,猶“維”。
主:家長,古代一國或一家之長均稱主。
伯:長子。
亞:叔、仲諸子。
旅:幼小子弟輩。
疆:同“強”,強壯者。
以:雇工。
嗿(tǎn):眾人飲食聲。有嗿,嗿嗿。
馌(yè):送給田間耕作者的飲食。
思:語助詞。
媚:美。
依:壯盛。
士:毛傳訓“子弟也”,朱熹
《詩集傳》
訓“夫也”。
有略:略略。略,鋒利。
耜(sì):古代農具名,用于耕作翻土,西周時用青銅制成鋒利的尖刃,是后世犁鏵的前身。
等待電視劇的同時,也可以閱讀本站的相關的精彩內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