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鏡心(1590—1656),字孝仲,號湛虛,晚號晦臣,自號云隱居士,磁州(今河北省磁縣)人。他是明天啟二年(1622 年)壬戌科進士,歷任知縣、禮科給事中、太常寺少卿、大理寺少卿、南京光祿寺卿、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、兵部左侍郎總督薊遼軍務、兵部尚書等職。
他生平雅重,氣節沉毅,能斷大事。事親孝,家法嚴,謹視子弟才質,使各有所成立。其第五子張溍順治年間進士及第,授為庶常。張鏡心博學多才,通易,工詩,才堪大任。撫粵數年,頗多建樹,惜乎用之不終。有
《易經增注》
《云隱堂集》
《馭交紀》
等書傳世,分別反映了其在易學、詩文、吏治方面的學問與才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