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年三十這一現象是由我國農歷歷算規則決定的。我國農歷歷法中,農歷月主要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制定。月球繞地球轉動一周,從地球上看月亮呈現不同相貌,當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時,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,這個時刻的月相稱為朔,當天稱為朔日,是每個農歷月的初始日,即農歷初一。
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的間隔為農歷的一個月,稱為朔望月,平均長度約 29.53 天,但實際長度并非固定,為 29 天多,本世紀內最短 29.27 天,最長 29.82 天。取整計數,農歷月分為大月和小月,大月 30 天,小月 29 天。如果臘月正巧碰上農歷小月,大年三十就會“缺席”。
農歷月的安排取決于實際月相,大、小月排列與公歷月有所不同,總體說來,二者間隔排列的比例高一些,有時也會出現連續兩個大月或連續兩個小月的情況。根據長時間的統計,有年三十的比例略高一些,連續 5 年沒有年三十屬正常現象,但較為少見。
等待電視劇的同時,也可以點擊下方鏈接來閱讀
《大奉打更人》
經典原著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