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會計歷史上,有不少名人展現了出色的會計才能并提出了相關思想,具有一定的特點和作用,例如:
- 孔子:他曾為委吏,提出“會計當而已矣”。“當”有三層含義,一是會計工作中經濟收支事項要遵循財制,處理得當;二是會計事項的計算、記錄要正確;三是統治者要善于選擇合格的、適當的會計人才。這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的會計定義之一,也證明了孔子將會計工作提升到了理論高度,在當時是非常高深的會計創舉。
- 曾鞏:北宋時期著名的散文家,他曾寫
《經費議》
,論述了量入為出、開源節流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,并采用因素分析法對不同時期的費用開支情況進行對比分析。
- 蘇軾:宋代文學家、書畫家,曾著
《省費用》
,主旨與曾鞏的
《經費議》
大致相同,認為國有三計,均應以費用為中心,費有計,則國安。在為官生涯中,他能以會計思維和理財方法為百姓增加財源,提高生活水平。
- 蘇轍:北宋散文家,與戶部尚書李常等人主編了
《元佑會計錄》
三十卷,并認為凡節冗官,精士卒,克眾用,便國富有余。若冗員充積,國用奢侈,積糜耗多,便會導致財匱不給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