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顥的
《黃鶴樓》
和李白的
《登金陵鳳凰臺》
常被拿來對比。
《黃鶴樓》
是一首吊古懷鄉之作,前四句寫登樓懷古,后四句寫抒發胸中所思,整首詩一氣呵成,朗朗上口。首聯“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余黃鶴樓”初讀平淡,再讀卻有滄桑之感,尤其是“空”字,道出仙人已去、鶴飛樓空的寂寥意境。頷聯“黃鶴一去不復返,白云千載空悠悠”緊接首聯,“黃鶴”與“白云”相對,描繪出立體的絕世美景,令人惆悵中升起慷慨高歌之意。但頷聯不僅談不上對偶,甚至連平仄都不相對。
李白的
《登金陵鳳凰臺》
被認為在某些方面有對
《黃鶴樓》
的模仿。有觀點認為
《登金陵鳳凰臺》
是李白對崔顥的致敬和復刻,意境與
《黃鶴樓》
相似。但也有觀點指出,關于李白因
《黃鶴樓》
擱筆,后作
《登金陵鳳凰臺》
欲與崔顥一較高下的說法,乃是宋人虛構的故事。
總體而言,對于二者誰更優秀存在不同觀點。有人認為崔顥的
《黃鶴樓》
出品更早,且李白的
《登金陵鳳凰臺》
有模仿痕跡,所以
《黃鶴樓》
更優;也有人認為二者各有千秋。
等待電視劇的同時,也可以閱讀本站的相關的精彩內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