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
《論語》
中,關于諸侯祭祀有相關記載。如“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觀之矣”,意思是舉行禘祭的儀式,從第一次獻酒之后,孔子就看不下去了。當時春秋時期,天子、諸侯的祭拜多草草了事,缺乏虔誠。魯國國君有僭越禮法的行為,祭祀時不僅越級,而且不恭敬。古時候,祭祀是國家大事,有著明確的規范,講究尊卑有序。但春秋時期這種規范被破壞,孔子對此表示痛惜和憤慨。同時,像子貢欲省去每月初一祭祀祖廟的羊,孔子認為子貢愛惜羊,而自己更在乎這種禮儀。這都反映出孔子重視祭祀,認為祭祀應懷有虔誠之心,實質內容比形式更重要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