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君子行》
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曹植所作的一首詩,全文為:
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。
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。
嫂叔不親授,長幼不比肩。
勞謙得其柄,和光甚獨難。
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。
一沐三握發,后世稱圣賢。
譯文:君子應該防患于未然,不將自己置身在容易引起嫌疑的處境中。經過別人家的瓜田不彎腰穿鞋,從李樹下經過也不要舉手去整理帽子。嫂嫂和小叔子不親手遞交東西,長輩和小輩不并肩行走。勤勞謙恭是修德的根本所在,內斂不露鋒芒比獨處時約束自己還要難。周公到茅屋中訪貧問苦,禮賢下士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來不及吃飯。洗一次頭三次握著頭發出來見客,所以后世的人們才稱他為圣賢。
這首詩強調了君子要謹慎行事,避免引起嫌疑,同時贊揚了周公的禮賢下士和勤勞政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