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論語·雍也篇》
第十七章,孔子說:“誰能出不由戶,何莫由斯道也?”意思是,誰能走到屋外而不經過房門呢?為什么沒有人從我指出的這條路上走呢?
對于此章的感悟,有人認為此處所說的“道”可能是天道,即宇宙運行的根本規律,不論人是否遵循,道都不會改變。也有人認為是“人道”,是人倫綱常之道。但綜合來看,孔子所提的道更可能是他一生推行的治國理念——德治、復周禮,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圣人之道。然而,孔子的“復古”主張得不到當時統治者的認可,眾諸侯更看重國家的強盛和實效性,這讓孔子不免感慨。
同時,也有觀點認為此章強調了人們應遵循正道行事,就如同出門必經房門一樣自然。但現實中,人們往往容易偏離正道,并非道遠離了人,而是人自己遠離了道。這啟示我們在做事時要時刻反思自己是否遵循了正確的道路和原則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