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遷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較為豐富多樣。他喜歡的人物包括吳太伯“三以天下讓,至德”,伯夷、叔齊“求仁得仁”等;對部分人物的評價毀譽參半,如項羽開近古以來未嘗有也的霸業,然不師古、自矝功伐,五年卒亡其國尚不覺寐;他厭惡的人有吳起“刻暴少恩”,商鞅“天資刻薄,由嬖臣得用”等。
同時,司馬遷在評價歷史人物時,一般不作全盤肯定或否定,而是依據事實原原本本記錄人物事跡和客觀事物發展變化,給予客觀評價。比如對于衛青、霍去病和李廣,他的評價就各有不同。他認為李廣品德高尚,但對其黑材料不予評價;對衛青、霍去病的評價則較為刻薄,認為衛青不招賢納士是明哲保身,霍去病年輕氣盛等。但他對客觀事實的紀錄很公正,紀錄了衛青、霍去病空前絕后的斬首外族戰果。總體而言,司馬遷評價歷史人物“不虛美,不隱惡”,要求著史和評論歷史人物時要有根有據,反映事實準確,“不為尊者諱”,對“善”不虛夸,對“惡”不隱諱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