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廟堂之高”通常指在朝廷為官,處于權力核心,代表著官方權力,是絕對的主流;而“江湖之遠”則指被貶離朝廷,處于社會邊緣,代表著社會的非主流。例如各種“三不管”地帶,就是江湖滋生的地方。江湖具有底層性,從業者地位低下、所從事行業不受待見,活動場所多為街頭、廟會等游藝場所,晚景往往凄涼;具有非法性,生意中常包含不正當行為;具有流動性,從業者大多走南闖北。在思想層面,身處廟堂者常為百姓和君主擔憂,身處江湖者也不例外。范仲淹“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”的觀點體現了無論身處何地都心懷天下的情懷。
等待電視劇的同時,也可以閱讀本站的相關的精彩內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