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常引,詞牌名,又名“太清引”“臘前梅”等。其調(diào)見
《全宋詞》
,雙調(diào),有四十九、五十字兩體。上片四句四平韻,下片五句三平韻,上下片結(jié)句都是上三下四句法。兩體不同處在于上片第二句,一為五言句,另一為兩個三言句。詞譜中(平)或(仄)指括弧內(nèi)字可用平聲字亦可用仄聲字,但以所標字為正例。雙豎號之前字均為韻腳,須葉韻。古人詞中有些字與我們現(xiàn)在發(fā)音有別,對這些字須依詞韻來確定,而不能簡單疑為古人用錯。
常見詞例有辛棄疾的
《太常引·一輪秋影轉(zhuǎn)金波》
、盧祖皋的
《太常引·夢回金井卸梧桐》
、韓玉的
《太常引·荒山連水水連天》
等。
眾多文人以此詞牌創(chuàng)作了諸多作品,如“雨荷綠漪”的
《太常引·人間煙火》
、“夢竹”的
《太常引·若言琴上有南柯》
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