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數(shù)學中的一元二次銷售問題通常涉及多個概念和公式。
在解決這類問題時,首先要明確一些基本概念,如成本(進價)、定價(標價)、售價、利潤等。常見的公式包括:定價=成本×(1+提高的百分數(shù));利潤=售價-成本,利潤=成本×利潤率;售價=定價×十分之折扣,售價=定價×(1-降低的百分數(shù)),售價=定價-降低的價錢。
到了九年級,還會涉及銷售量,總利潤的計算公式為:總利潤=銷售量×單個利潤,單個利潤=單個售價-單個成本,解決此類問題常需用到一元二次方程。
例如,在一些題目中可能會出現(xiàn)“售價每降低 1 元,銷售量增加 a 件”或“售價每降低 10 元,銷售量就增加 a 件”的條件,需要分析出售價每降低 1 元銷售量增加的數(shù)量,然后設未知數(shù),列出方程求解。
在解題過程中,通常先運用“總利潤=單件商品的利潤×銷售的總數(shù)量”或“總利潤=總售價 - 總成本”,建立利潤與價格之間的二次函數(shù)解析式,然后求出函數(shù)的頂點坐標,以求得最大利潤。比如,某水果批發(fā)商銷售每箱進價為 40 元的蘋果,若以每箱 50 元價格出售,平均每天銷售 90 箱,價格每提高 1 元,平均每天少銷售 3 箱。可以據(jù)此求出平均每天銷售量與銷售價之間的函數(shù)解析式,以及銷售利潤與銷售價之間的函數(shù)解析式,并求出獲得最大利潤時的銷售價。
另外,還可能出現(xiàn)與日銷售量、銷售單價、時間等相關的問題,需要根據(jù)具體題目所給條件,運用相應公式和方法進行分析和計算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