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年級數學中,關于守株待兔的七巧板題目通常會先讓學生講述守株待兔的故事,然后引導學生用七巧板拼出故事中的人物(如農夫)、動物(如兔子)和物品(如樹)。例如有的題目會先介紹:宋國有個種地的農民,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。一天,一只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,折斷了脖子死了。于是,他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,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。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,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。明白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:不努力,而抱僥幸心理,指望靠好運氣過日子,是不會有好結果的。然后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故事中的農夫、樹和兔子。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,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,還能將語文和數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