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數學化過程包括橫向數學化和縱向數學化。橫向數學化指將生活現實抽象為數學的概念與命題等,其基本方式是模型化,是數學化的基礎。縱向數學化是指數學概念、命題等內容的再組織,其基本方式是結構化,最高水平是公理化。橫向數學化與縱向數學化之間的界限模糊,其區別依賴于特定的環境。例如,數數活動中既有橫向數學化,也有縱向數學化。“一個、一個地”計數出個數相同但物理屬性不同的事物,認識自然數,是橫向數學化;根據所數事物的結構特點,用較為復雜的計數方法數出個數,比如,長方形寬 3、長 5,“三個、三個地”計數并用乘法 3×5=15 得到長方形的面積,是縱向數學化。廣義地說,用直觀圖、抽象符號(數、字母及式)等刻畫有特點、有規律的事物的過程是模型化,也就是任何一個直觀圖或符號都能解決“一類”問題,即“模型就是講故事”,這是橫向數學化的主要內容。
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(2022 年版)》
在小學階段提出模型意識——對數學模型普適性的初步感悟,強調了前述模型化的過程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