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為您提供一份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
《圓形和方形》
:
活動設計背景:
小班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新鮮事物感興趣,利用色彩鮮艷的教玩具培養其觀察能力,通過游戲掌握知識點,并結合家長和學校的配合,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感知圓形和方形。
活動目標:
1. 愿意參加數學游戲。
2. 能用視覺、觸覺正確感知圓形和方形。
活動準備:
圓形和方形的東西若干;百寶箱;熊貓和猴子的頭型盒(猴子的嘴是圓形的,熊貓的嘴是方形的);圓形和方形的“餅干”;圓形和方形的塑料拼圖。
活動過程:
1. 引入:熊貓和猴子過生日,老師和小朋友準備去參加生日宴會。
2. 感知圓形和方形。
- 老師準備許多圓形和方形的禮物,讓小朋友說出是圓的還是方的,然后送給熊貓和猴子當禮物。
- 喂餅干。百寶箱里有許多“餅干”,請小朋友拿著圓形的餅干喂猴子(猴子的嘴是圓形的),方形的餅干喂熊貓(熊貓的嘴是方形的)。
- 圓形和方形寶寶回“家”。熊貓和猴子請小朋友幫忙,把圓形和方形寶寶送回“家”。圓形寶寶送回圓形家,方形寶寶送回方形的“家”,并且要注意“家”的大小。
3. 游戲:小孩小孩真愛玩。地上有圓形和方形兩個圖形,老師說:“小孩小孩真愛玩,跑進圓形跑回來”小孩就跑進圓形再回到位置上,若老師說:“小孩小孩真愛玩,跑進方形跑回來”,小孩就跑進方形再回到位置上。
4. 結束:小朋友再在操場上找找圓形和方形的物體。
活動延伸:
1. 小朋友在家、在超市或其它地方看見了圓形或方形的東西能準確說出來。家長給于判斷他是否說正確了。
2. 拼圖。用一些幾何圖形拼出各種圖案。能說出這些圖案里哪些是圓形哪些是方形。
教學反思:
本次教學活動投放“餅干”“圖形寶寶回家”兩種自制材料后,幼兒對它們非常感興趣,大部分幼兒能準確說出哪是圓形,哪是方形,能用視覺、觸覺感知圓形和方形。兩種自制材料安全、衛生,顏色鮮艷,能鍛煉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,“餅干”自制材料還能擴展到認識長方形、三角形等幾何圖形。本次活動幼兒非常感興趣,通過各種游戲讓幼兒掌握了知識點,教學效果好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