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長相思》
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。公元 1682 年,納蘭隨駕出關,一路上飽受奔波之苦,在風雪大作中寫下此詞。 這首詞上片“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關那畔行,夜深千帳燈”,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與遙遠漫長,點明行旅方向。下片“風一更,雪一更,聒碎鄉心夢不成,故園無此聲”側重游子思鄉之苦,交代深夜不眠的原因。以塞外狂風驟雪的荒寒景象襯托游子思鄉之情,用夸張手法形象地表現征人一夜盡望鄉的愁腸百轉,結尾直截地表達對故鄉的深深眷戀。 納蘭性德(1655 年 -1685 年),葉赫那拉氏,字容若,原名納蘭成德,號楞伽山人,滿洲正黃旗人,大學士明珠長子,康熙進士,官一等侍衛。其詩詞在清代享有很高聲譽,與陳維崧、朱彝尊合稱“清詞三大家”,被近代學者王國維譽為“北宋以來,一人而已”。著有
《通志堂集》
《側帽集》
《飲水詞》
等。
《長相思2》
看不夠?趕緊來閱讀
《長相思2:訴衷情》
原著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