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琴作品
《藍色多瑙河》
是由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約翰·施特勞斯創作。此曲按照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的結構寫成,由序奏、五個小圓舞曲和尾聲組成。序奏開始時,小提琴在 A 大調上用碎弓輕輕奏出徐緩的震音,好似黎明的曙光撥開河面上的薄霧,喚醒了沉睡的大地,多瑙河的水波在輕柔地翻動。在這背景的襯托下,圓號吹奏出象征著黎明到來的重要動機。 五個小圓舞曲各具特色。第一小圓舞曲描寫了在多瑙河畔,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們翩翩起舞時的情景,主題 A 抒情明朗,充滿歡快的情緒;主題 B 輕松明快,仿佛是對春天的多瑙河的贊美。第二小圓舞曲第一部分旋律跳躍、起伏,層層推進,情緒爽朗、活潑;突然轉為降 B 大調的部分優美委婉,形成對比。第三小圓舞曲的主題 A 優美典雅、端莊穩重,主題 B 具有流動性,加強了舞蹈性,呈現出狂歡的場面,采用了切分節奏。第四小圓舞曲的主題 A 優美動人,富于歌唱性;主題 B 強調舞蹈節奏,情緒熱烈奔放。第五小圓舞曲是第四圓舞曲的繼續和發展,主題 A 旋律起伏回蕩,柔美而又溫情;主題 B 則是一段熾熱而歡騰的音樂,形成了全曲的高潮。 尾聲依次再現了第三小圓舞曲、第四小圓舞曲及第一小圓舞曲的主題,又再現了樂曲序奏的主要音調,最后結束在疾風驟雨式的狂歡氣氛之中。 在
《貓和老鼠》
這部動畫片中也曾使用該曲目作為配樂。 原著同樣精彩,可以點擊
《玫瑰的故事》
原著提前了解劇情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