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云“君子反求諸己”“小人無錯,君子常過”。例如在一個村子里,東邊的王家經常吵架,互相敵視,生活痛苦;西邊的李家卻一團和氣,快樂無比。有一天,王家戶長向李家請教,看到老李媳婦跌倒,拖地的婆婆說是自己把地擦得太濕,門口的兒子說是自己沒告知在擦地,媳婦則自責是自己不小心。如果一開始婆婆責怪媳婦,家人還大笑,李家就不會有溫馨氣氛。很多人抱著“都是別人的錯”的心態,難以與人相處。又如天降大雨,孔子書房漏雨書被淋濕,子路認為是自己管理書房的過錯,顏回則說自己發現房頂破損卻沒在意。即使德行完備的君子也會犯錯,只是他們對待錯誤的態度與小人不同,君子坦然承認并努力改正,小人則視而不見或一味遮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