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江河水》
是一首具有濃郁東北地方音樂特色的樂曲,其具有以下特點:
- 音樂背景:該曲與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傳說有關(guān)。秦朝時,新婚三天的范喜良被抓去修筑長城,幾年未歸。孟姜女千里尋夫,得知丈夫已死并被埋在長城里,她在長城邊晝夜痛哭,最終長城坍塌,孟姜女懷抱丈夫遺骨投江。這一傳說為樂曲的情感表達提供了依據(jù)。
- 作品風格:它不是像
《高山流水》
那樣帶有描述性,也不像
《二泉映月》
那樣有敘述特點,而是完全的宣泄性。宣泄過后更覺凄涼無助,結(jié)尾處女主人公哭累了、淚水哭干了,故事未完,令人擔憂。
- 來源與發(fā)展:它是從民間音樂發(fā)展而來的器樂作品,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產(chǎn)生。在“遼南鼓樂”中有一個笙管曲牌叫
《江河水》
,原名
《江兒水》
,本是聲樂曲牌,原型中速,旋律簡樸,情緒輕快,常用于民間風俗場合。
- 演奏特點:演奏中要呈現(xiàn)剛?cè)嵯酀乃囆g(shù)特征。如在引子部分,是散板 G 羽調(diào)式,由兩個對應句構(gòu)成,描繪了江邊壓抑的景色,演奏時每個音、左右手的動作都有不同要求,要通過弓速、力度等變化表現(xiàn)旋律個性。
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