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火妄動是一種中醫(yī)術(shù)語,指處于異常狀況下的相火,動失其常,是人體機能活動失去節(jié)制,導(dǎo)致人身生命機能異常活動,為致病之本。
相火妄動多見于青壯年,多因腎陰虧虛,腎水不能上濟心火,心腎不交,陰不制陽,擾動精室,導(dǎo)致遺泄等問題。其癥狀表現(xiàn)多樣,如每每有欲念、想法或夢中,立即會有身體反應(yīng),而后出現(xiàn)遺泄;可能伴有小便不利、尿黃、尿痛;腰酸無力,精神萎靡;心神不穩(wěn),注意力不集中,神經(jīng)衰弱等。患者還可能出現(xiàn)提不起精神、腰酸、身體疲乏無力、頭暈耳鳴、口干口苦、小便色黃、脾氣急躁易怒、舌頭起泡、活動后易出汗等癥狀。
在調(diào)理治療時,常用的中藥方劑有桑寄生、沙苑子、金狗脊、芡實、炒丹參、炒牡丹皮、五味子、五倍子、金櫻子、鹽知母、鹽黃柏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砂仁、石蓮肉、白蓮須、益智仁等,能起到肝腎同補、固澀腎精、泄腎中虛火、滋補腎精腎陰等作用。也有用黃芪、黃連、肉桂、黃柏、砂仁、煅牡蠣、川牛膝、澤瀉、甘草等藥物,以清心火、溫腎水、堅腎陰、斂腎精。
平時養(yǎng)生要注意滋陰,避免情志過極、縱欲過度、飲食厚味等容易激起臟腑之火、煎熬真陰的情況。
《長相思2》
看不夠?趕緊來閱讀
《長相思2:訴衷情》
原著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