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女子的發簪之美,常令人心醉神迷。三千青絲被挽成一個簡單的碧落髻,一支清雅的梅花簪子點綴其上,更顯其溫婉秀麗。頭戴玲瓏玉流蘇發簪的她宛如從詩畫中漫步而來,就好似婀娜多姿的荷花一般討人心醉。那挽著簪子的美麗姑娘乘著清風,微微帶起發簪上流蘇的晃動,更能展現出東方的神韻。發簪不僅是美麗的裝飾,還蘊含著諸多意義。在古代,簪子最初叫“笄”,人們以骨作笄,收束發絲,方便勞作。而后,笄被視為男女行成年禮的重要器物,男子二十行冠禮,女子十五及笄。唐宋及以后各代,發簪越發流行,明清時期,發簪式樣豐富,變化多集中在簪首。發簪也是男子贈心儀女子的首選禮物,女子也常將之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人。古代仕女們常以各式發簪營造出搖搖欲墜、溫婉可憐的柔媚之態,如寶釵長欲墜香肩,此時模樣不禁憐,便是經典意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