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葬花吟》
是林黛玉長期心理壓抑的爆發(fā),昨夜在怡紅院吃閉門羹到今日的所見所聞是直接誘因。全詩 52 行,可分為三個大的部分,開頭八行與結(jié)尾處八行各為一部分,首說“葬花”,尾悲“葬己”,遙相呼應(yīng)。中間一部分又可細(xì)分為三層:由落花而嘆生命短促,由葬花而嘆人之無情、由眼前而憶昨宵悲歌。
全詩以“葬花”為核心,既言花又射人。惜花,也就是珍惜人的青春;對花所遭之風(fēng)刀霜劍的控訴,也就是對人所遭之摧殘的控訴;希望花能“質(zhì)本潔來還潔去”,也就希望自己能生死高潔,不被塵世玷污。黛玉個人的遭際,與世間高潔之士以至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遭際有相通之處,所以此一悲吟很能引發(fā)共鳴。
詩中描繪了花謝花飛無人憐,閨中女兒惜春愁緒無處釋而葬花,感慨生命短促,嘆責(zé)榆柳、燕子無情,無人理解葬花之舉的孤獨悲戚,還表達(dá)了對未來命運的擔(dān)憂,如“明年花發(fā)雖可啄,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”等。同時,也占卜了自己的未來命運,如“爾今葬花人笑癡,他年葬儂知是誰”。
點擊前往限時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