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幕遮是一種詞牌。其在唐代以教坊曲的形式存在,源于龜茲樂,源自古波斯的儀式活動,距今已有 1600 年的歷史。這個曲調一般認為在唐以前的北周時已傳入中原。現今僅保留了敦煌曲子詞和宋詞文學內容的傳承,代表作品包括范仲淹嘆秋色的
《蘇幕遮·懷舊》
、梅堯臣寫春草的
《蘇幕遮·露堤平》
、周邦彥寫夏荷的
《蘇幕遮·燎沉香》
等。在體裁沿革方面,原唐玄宗時教坊曲,后用作詞調。幕,一作“莫”或“摩”。在宋金元明清詞中仍然不絕,并在宋代衍生出
《鬢云松》
《鬢云松令》
詞牌。在金元時期內容上主要為宣傳全真教教義,改名為
《云霧斂》
。明清時期的
《蘇幕遮》
詞有所創新,出現了“堆絮體”這一寫作手法。
《蘇幕遮》
還傳至日本,在日本的笛譜、曲譜、舞譜中也有流傳。在橫向的文化傳播上具有重要意義。此調為重頭曲,每段由兩個三字句、兩個四字句、兩個五字句和一個七字句組成,句式富于變化,韻位適當,調情和婉。
等待電視劇的同時,也可以閱讀本站的相關的精彩內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