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始二年四月間,內(nèi)侍王懷祖夜刺沮渠蒙遜。
彼時,孟妃一躍而起,幾個回合下來竟一舉擒住了王懷祖。孟妃立馬為沮渠蒙遜醫(yī)治傷腿,不久后,被冊為河西國王后。
王懷祖守口如瓶,甘愿伏法,而其弟王懷宗卻消失不見,恍若人間蒸發(fā)一般。
此事無論如此掩藏,都有些風(fēng)聲傳入了四境之中。拓跋月要裝作一無所知,也太過做作,故此她讓宋繇傳回姑臧的消息便是,帶頭的刺殺者是一個內(nèi)侍。
出于同樣的心思,沮渠牧犍沒法糊弄過去,只得對拓拔月?lián)嵰愿妗?p> 不過,王懷祖為何要刺殺沮渠蒙遜,縱然不是個謎,沮渠牧犍也不可能對拓跋月說起。
“今日,阿月也受累了。稍后還有筵席,你可還能應(yīng)對?”
“自然,妾乃大王的王后,夫婦一體同心,哪有累不連累的說法?!蓖匕显氯崧曅Φ馈?p> “阿月果然賢惠?!?p> 賢惠……
這話聽得拓拔月心里不舒服。
倏然間,她想起一個人:赫連曼洛。
消滅大夏國前后,拓跋燾一共娶了三個大夏國公主,赫連曼洛是最大的一個,后來被冊封為皇后。
說起來,赫連曼洛和拓跋燾還有亡國之仇,但她素來表現(xiàn)得十分賢惠,讓人挑不出一絲錯處。
有時,拓拔月也在想,赫連皇后待拓跋燾有幾分真情。不過還是面子功夫。
可笑的是,此時此刻,拓拔月突然覺得,自己也像赫連曼洛了。
移時,二人相視一笑,攜手赴宴。
唱喏之后,王公群臣叩拜河西王、王后,再依次入席就坐。
河西走廊一帶,傳入了大量充溢著異國風(fēng)情的樂舞,和極富特色的食材。
沮渠牧犍早令曲樂班子著手準(zhǔn)備,今日自然要好好獻(xiàn)一次寶。
一時間,王座上言笑晏晏,朱陽赤殿內(nèi)也是洋洋生春。
拓跋月一邊啜飲著葡萄酒,與沮渠牧犍輕聲談話;一邊分心觀察河西一眾文武。
左丞宋繇本是相熟之人,自不待言。較為突出的,莫過于兵部尚書張湛、中書郎兼世子洗馬宗欽、尚書闞骃、國師劉昞、索敞、陰興……
至于沮渠宗室,長輩沮渠挐、沮渠漢平,平輩沮渠菩提、沮渠無諱、沮渠安周等人都出列了。
最特別的是,沮渠牧犍的兩位寡嫂,也位列在旁。
拓跋明月輕輕瞄了沮渠菩提一眼,心道:他便是孟太后所出的幼子,年齡比沮渠牧犍要小十歲。
說來,沮渠菩提也是個二十來歲的成人了,但鑒于先前兩個世子,都因戰(zhàn)事而殞命,像是遭到了詛咒。沮渠蒙遜擔(dān)心菩提的安危,便將世子之位傳給了沮渠牧犍。
所以說,沮渠牧犍的王位,來得一點都不容易。沮渠蒙遜真正心疼的,還是他和孟氏生的三個兒子。
似有心靈感應(yīng)一般,拓跋明月剛收回目光,沮渠菩提便上來敬酒了。
他生得酷肖其母,眼縫窄長,但瞇起眼來仍透出犀銳的光。他那口中喚得十分親熱,連“大王”也不稱,只道:“阿奴敬三兄和王嫂一杯?!?p> 滿飲此杯,沮渠菩提又對身后的宮女招招手,拿來一件禮物,嘻嘻笑道:“據(jù)阿奴所知,王嫂平日里喜歡讀史,所以,這《三國志》應(yīng)該適合您。”
拓拔月心中一凜:他如何得知她好讀史,他還知道什么?
沮渠菩提的聲量雖然不大,卻正好響在一支樂舞結(jié)束之時。
拓跋明月知他不懷好意,卻不動聲色地接下禮物。
便在此刻,拓跋明月瞥見沮渠政德的寡妻李敬芳掩唇而笑,連連搖頭。
這沮渠政德曾被封為世子,可惜早就戰(zhàn)死了,李敬芳已守寡多年。
拓跋明月只作未見,也從霍晴嵐手中抽出一物,和顏悅色道:“王嫂也為阿奴準(zhǔn)備了一件禮物?!?p> “這是……”
“據(jù)說,這是晉代趙王司馬倫,命工匠打造的一款銘熊柄青瓷燈。只不過,他還沒來得及用就……哎,總之這寶貝為我大魏所得,還不曾用過。阿奴不嫌棄的話……”
“豈會……”沮渠菩提把罵人的話咽回肚里去,笑瞇瞇道,“多謝王嫂,阿奴會珍而重之的?!?p> 沮渠菩提歸座不久,酒泉王沮渠無諱又過來敬酒了。
六弟約莫十七八歲,正是青春年少的好年紀(jì),笑起來面上還綻出兩個酒渦,但他個子卻躥得很高。
一般來說,隔案敬酒便行,沮渠無諱卻蹦到拓跋月跟前,把盞笑道:“無諱沒什么長處,唯擅畫藝而已,回頭我給王嫂畫一張美人像來。”
由于沮渠牧犍稱河西王,為示尊卑之別,宗室的王爺們,也不能再以“孤”自稱了。
“多謝阿奴?!蓖匕厦髟嘛嬀坡渥?p> 卻不妨,沮渠無諱近前一步,殷勤道:“哎,王嫂,你這簪子好別致,讓我看看,我好把它畫得更……啊,對不住,對不住……”
驚變陡生。
原來,沮渠無諱袍服上的衣扣,正好勾在了拓跋月的發(fā)髻上。
頭上一涼,底下暗起噓聲,她心底驀地一涼,知她假發(fā)被他拉扯起來了。
因為生活拮據(jù)血氣不足,拓拔月發(fā)量不好,恐撐不起高高的發(fā)髻,便用了假發(fā)來襯底。
現(xiàn)下,在眾目睽睽之下,假發(fā)忽然現(xiàn)了出來,真是好生尷尬。
這一廂,沮渠無諱連聲道歉,拓跋明月卻波瀾不驚,注酒持杯,起身向在座諸人微笑道:“彼時,本宮曾在國朝出家數(shù)年,為母祈福,故而頭發(fā)并未養(yǎng)足,還望大王見諒?!?p> 見沮渠牧犍含笑頷首,她又道:“河西亦為崇佛之國,改日,大王可愿帶妾前往天梯山,舉辦一場佛事?”
沮渠牧犍微微一詫,旋即爽然應(yīng)了。
尚書闕骃先前剛往嘴里送了一大塊烤羊肉,還未及咀嚼。
現(xiàn)下,驟見王后頭發(fā)散亂但神色篤然,他驚得嚼不下去。
一時間,心中默念“好厲害的大魏公主”,喉里卻不合時宜地冒起泡來,泛出一個響亮的嗝……
樂舞早已退下,闕骃這一聲,自然引來嬉笑一片,但這也恰好緩解了殿內(nèi)的尷尬氣氛。
今晚,沮渠牧犍可謂是意外重重,但他也驚嘆于拓跋月的處變不驚,當(dāng)下只哈哈大笑道:“孤的王后,恪盡孝心一片赤誠,這是一件好事嘛。漫說,王后國色天香,何用云鬢?”
此語一出,文武大臣哪有不應(yīng)之理?何況,河西王所言非虛,王后生得端麗。
一片轟然響應(yīng)中,主持文教的劉昞雖未出聲,卻也心悅誠服地點點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