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云流水”下一句接的是“初無定質”。出自宋代蘇軾的
《答謝民師書》
:“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,觀之熟矣,大略如行云流水,初無定質,但常行於所當行,常止于不可不止,文理自然,姿態橫生。” 翻譯:你給我看的信和詩賦雜文,我閱讀得很熟了。文章自然不受約束,大致都像行動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,本來沒有固定的形式,常常是應該流動時就流動,不能不停止時就停止,文章條理自如,姿態多變而不受拘束。文章寫于元符三年(1100)。當時謫居瓊州的蘇軾遇赦北還,九月底路過廣州。擔任廣州推官的謝民師多次攜帶詩文登門求教,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結下了情誼。蘇軾離開廣州后,兩人繼續書信往來。該文是答謝民師的第二封信。該文章是蘇軾所寫的一篇書信體文論,作者用生動簡潔、舒展自如的筆墨,稱贊了謝民師的詩文,并借此總結了自己的創作經驗。信中指出,文章要如“行云流水”“常行于所當行,常止于不可不止,文理自然,姿態橫生”。這篇書信是蘇軾文學創作基本觀點的表述。
等待電視劇的同時,也可以閱讀本站的相關的精彩內容了!